您现在的位置: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 《锡林浩特六中报》>> 正文内容

道德——诠释人性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点击数: 字体:

    道德是美丽的花儿,花香四溢遍及这净土。
    道德是条条红丝带的灵动,寄托着对受难者的爱和希望。
    道德是声声问候的牵挂,凝聚了大家庭的爱和温暖。
    道德是最圣洁的心灵,用爱心传达,有爱感触身边的每个人。
                                                          ——题记

    道德是感恩,是为他人贡献微薄之力;道德是真诚,是宽以待人、海纳百川的气度;道德是端正对金钱的态度。
    曾经有一涓溪流,浸润心田,曾经有一阵和风,唤醒思虑,曾经有一首歌,唱出爱和希望,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在人生路上给了你明朗的导航,广之父母恩师,狭之朋友同学,亦或是社会上给予你爱的人,这爱并非多么轰轰烈烈,这爱不亚于黄金,这爱绝非是劳力的爱,只为另有所图,就这样的纯洁,就这样的无私,就这样的真诚,在爱的呵护下,我们虔诚的感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谁说母爱润物无声?谁说恩师与我们只一教之恩?谁说朋友互相索取?•••••••母爱的伟大足以震撼人心,足以让世人全然涕下,恩师的爱足以让人生路上烙下深深的印痕。朋友的情足以温暖你整个心房,足以浇灌你走向成熟。感恩图报,何不把这份情这份爱化为动力,滋润生命中爱你的和你爱的人。
    一位哲人曾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爱的呼唤”可曾想过,妈妈意味着什么?当我们口口声声说着母爱,写着母爱,唱着母爱,可谁又真正体会到母亲给予我们的每一份爱。我们可以自由传承爱的伟大,爱的无私,爱的惊天地泣鬼神,可年轻的我们用什么回报了这些?一句话?一杯热茶?一件礼物?朋友们,妈妈不需要这些,她们需要的是你最诚挚的心。布莱希特曾说过“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在我看来,母爱用此来形容再好不过了。但千言万语,总是比不上你用行动去传递,去表达你最真诚的爱。感恩养育你的人,因为他使你体验了生命;感恩关心你的人,因为他为你付出了爱;感恩激励你的人,因为他给予了你力量;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恩嘲讽你的人,因为他坚定了你的信念。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你的处境和身边的人,你才能发现生活是那么美好和谐。 
    可想而知,感恩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假若一个不爱父母的人,又谈何友谊?谈何感恩?又谈何贡献祖国?如果说知恩图报是做人的基本道德,那么真诚是人生最高尚的美德。
    真诚是一种问心无愧的从容,是不带虚情假意的心灵,是明明白白,彻彻底底,不加修饰的圣洁,它反映了人性最淳朴的品质。真诚象一面折光镜,折射出你的忠心和所思所想的诚恳,真诚向一壶清水,澄澈透明,倒影出人的本性,善良、忠诚、没有丝毫的污点,真诚向一涛大浪,雄伟的气势能冲淡掉一切的污浊,冲洗掉所有的丑恶。真诚他塑造出高贵而淳朴的品质,他让失意者走向坚强,让人们搭建起沟通的桥梁,铸造心与心的交流,成就爱与爱的永恒。真诚,纵然一无所得,也要将道德传承,纵然坦诚以待,也胜过了如此的山盟海誓,纵然精疲力竭,也要襟怀坦白。
    《出师表》中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东汉末年,刘备曾三次到诸葛亮隐居的草庐拜访,请他帮助自己夺取天下,刘备的坦诚让后人折服,身为一个统一天下的大权者,纵然也是真诚恳切的邀请。摒弃所有的浮华与虚荣,褪变所有的装饰与骄奢,让生命在本色当中推心置腹。现实的我们处处苛求别人对你有多少真诚,而忘了自己的心是否与别人披肝沥胆,用一颗好心善良的心坦诚以待了吗?或许我们已经被如今社会的恶习所麻木不仁,但是在社会上有所成就,心灵的高尚是做人的唯一表现。与人交流,谈话要胸无城府,用真诚待人。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古人的话的确令人深思,真诚能试金石为之开裂,可见真诚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修养,那样与人相处才能将心比心。真诚于别人的人同样会受到别人的尊敬,正想站在镜子面前一样,你怒它也怒,你笑它也笑。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颗好心抵得过黄金”,古往今来,前人的哲理当然继续传承,并一直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可现实是空虚的,是虚伪的,似乎是一张空头支票,并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没与金钱势利的心态。
当今社会金钱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早已没有了前人的纯朴和安贫乐道的心境。金钱改变了社会,给名族带来了福音。那些拥有亿万财产的人,真正拥有“几亿”吗?是否给人么带来了收获的快乐,还是与此同时的患得患失。金钱好似一个无底洞,对它的索取永无止境,只有把金钱建立在质朴的生活上,才能享受到福音,才不会成为金钱之奴。
    站在历史的长河,遥望那一颗颗永恒的心,陶渊明悠然自得,隐居田园,刘禹锡高洁傲岸,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古代的文人雅士太多是安贫乐道,陶渊明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更诠释了他对人世纷争官场的厌恶。他生活在一个黑暗腐朽的社会,其他人追名逐利,展现着虚伪与欺诈,而他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辞官躬耕,过着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他安贫乐道,抱朴守直,不追求荣华富贵,“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却志趣高雅,纵然质朴清纯也怡然自乐。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前人的品德已为后人的人格塑造一面镜子,而今呢?多少人在富贵浮华中麻木了神经?有谁还愿选择清贫,质朴,选择不被金钱驱赶着走?千百年来民族的精神还有谁在传唱?源远流长的美德还有谁在铭记?还有谁需要:“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现今只有锦衣玉帛的华贵,亦或是只有金钱才是万能的心态,在当今这个完全是拜金主义的社会中,所有的贪婪和不知足都是为了获得金钱,甚至去违背做人的原则,如此的道德败坏,又要怨什么呢?是金钱还是人性?我全然不可肯定,并不可肯定完全是金钱的罪恶,更不能说人类的爱财是一种恶习。因为人是有欲望的,是有需求的,有远大的理想,尽管如此,我们对金钱不要过分贪婪,也不可存金钱是万能的心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何况金钱在生活中并不是决定一切的东西,更不是衡量人幸福的标准,生命的本质不在于富贵、荣华。
    古往今来,中国是素有”礼仪之邦“的大国,五千的年的悠久历史所造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而道德是中国自古就传承的美德。诗人但丁这样说:“一个知识并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可见道德的重要性。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做一个有道德认识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德行好似一个人的名片,不管你是高官厚禄还是平凡无济,这都足以表明一个人的素质和蓄养。让我们用心培养这一高尚的德行,当心灵的圣洁比一切都富有时,你就感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雪莲的一生[ 10-30 ]
下一篇:德才兼备,志在圣贤[ 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