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 校园动态>> 校园新闻>> 正文内容

我校举办“教育名家大讲堂”

天津中学国赫孚校长教育思想报告会侧记
文章来源:校办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2日 点击数: 字体:


    2011年2月19日,锡林浩特六中举办“教育名家大讲堂”,特意邀请天津中学校长国赫孚及其骨干教师来校讲学。
    天津中学独具一格的“活动育人”的教育模式,成为全国“新课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经典样本”。天津中学10年的飞速发展,离不开该校校长国赫孚卓有成效的工作。

 

 国赫孚校长

    在本次六中的“教育大讲堂”上,国赫孚校长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做了题为“自主学习课堂,我们关注什么?——在情境中建构”的讲座,突出介绍天津中学的办学特色,使广大教师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国赫孚校长在讲座中提到作为该校办学最突出的办学特色和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了与社会、与企业、与高校相结合,不仅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使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造力都得到提高,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育人模式。”
    国赫孚的人生经历使他对综合实践活动情有独钟。他认为实践中有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应该接受这些智慧,而不是把学生禁锢在课本和教材中。
    天津中学建校初就创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这是一种源于生活的教育。
    国赫孚校长介绍在天津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设定了学习目标、方式、内容等课程要素,形成常态化教学。
    国赫孚认为课改要落到实处,关键在课堂。课堂是自由开放的,鼓励学生个性张扬,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让学习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他们制定了课堂基本模式:情境引入——自读教材——合作交流——成果展示——问题反馈——总结提升。
    他要求各教研组从以下10个问题中选择研究命题作为主攻方向,并要求教研活动要从抓点开始来促进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完善。这十个问题是:1.构建课堂教与学的基本模式;2.精心创设教学情境;3.合理确定教学目标;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精心设计课堂问题;6.组织有效课堂交流;7.提炼学科思想;8.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9.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10.实现当堂反馈矫正。
    国赫孚校长谈到人人会画思维导图是天津中学学生的一大特色。有人以为学习就是为了做题,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其实学习就是建立知识结构。做题和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的知识结构。如果知识结构建立不起来,考试题也肯定做不出来。思维导图就是让学生自己建立知识结构,知识是学生自己学会的,不是听会的。
    国赫孚校长还讲到为了保证教育质量,进程性知识检测是必不可少的。在每个年级,学校都实行让教师出示检测习题,学生当堂练习;练习后学生间可互批互改,教师进行矫正性的补充讲解和答题的规范指导;学生反思改错。利用每天早读的时间安排20分钟的小测验,检查上一周的基础知识或者易混易错知识等。学生也可以采取“兵教兵”的方式,会的给不会的讲。
    在本次大讲堂活动中,天津中学的生物教师弭金玲老师介绍了该校生物学科组的“引导探究教学法”,历史教师牛成玉介绍了历史学科组的“圈点批注教学法”。

    这些方法都初步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逐步建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渐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行为规范。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使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被打破,教师的教学设计由“针对教”变为“针对学”,教学方式由“教学生”变为“学生学”。
    “形成性测试”、“先学后教、学案导学”、“画知识树”和“思维导图”……天津中学倡导的教学改革经验,被听会教师所津津乐道,教师们边看、边听、边记,听到精彩之处,频频点头。
    本次培训活动内容充实,实效性强,可操作,可借鉴,受到听会教师的广泛欢迎。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