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 教工之家>> 正文内容

赵亚平幸福家庭

文章来源:校办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0日 点击数: 字体:

 
    家庭宣言:
    用爱营造温暖,用心经营生活,将平凡坚守成幸福,享受心灵的安乐与平静。

    我叫赵亚平,于2012年8月来到六中工作。在此之前与爱人徐绍辉一直在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中学工作。结婚15年来,我们彼此爱护,尊重、相互理解,体谅,从来不让父母操心,不让孩子担心,让家庭真正成为心灵之舟休憩的港湾。回首15年的婚姻之旅,虽然时光匆匆,容颜老去,但是我们不委屈,不遗憾。
    1999年7月,我们毕业于锡盟师范学校,9月份参加工作,12月步入婚姻的殿堂。公婆家住农村,我爱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因为没有新房,我们结婚后就与公婆同住,每天骑自行车走5公里的山路上班。2001年儿子的出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期盼已久的欢乐,因为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是老人多年的盼望。在这期间,每当农忙我们都会回家帮父母干农活,我爱人是主要劳动力,我虽然从小没干过农活,但是在赤峰的这些年,我也学会了干各种各样的农活。同住的这些年,我们一家人和和睦睦,从没有发生过矛盾。直到2006年我与爱人被调到百里之外的另一个校区工作,我们才与老人分开居住。即使分开住,每到周末我们还是会买好东西回家陪父母。或者帮他们干地里的农活,或者陪着老人聊天,打扑克。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都比较忙,家务活干的很少。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参加各级各类的学习和培训,外出工作和学习的机会比较多,有时一走就是一个月。他总是给我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他是同事和朋友圈里出了名的“模范丈夫”,不吸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业余时间,他会陪孩子打乒乓球,打篮球,读书。去年秋季,儿子已经进入初中,是一个聪明善良,健康孝顺的好孩子 。
    我的父亲是锡市五校的老师。当年为了爱情离开家离开父母的时候他们还年轻,我从未想过他们也会有变老的一天。直到父亲查出糖尿病,直到母亲打电话哭着说父亲做白内障手术连个陪床的人也没有的时候,我寝食难安 。我是那么思念我的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我爱人不忍看到我这样,于是开始留意锡盟的招聘考试,连续三年我们都因为学历低被挡在了报名的门槛之外,直到2012年,终于有了参加考试的机会,在我与爱人相互的支持和鼓励之下,我们双双被录取,现在他在锡市八校工作。我知道离开工作多年熟悉的环境,远离家乡亲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让一切重新开始,对谁来说都是件很难的事情,但是爱人还是毅然放下一切随我回来,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埋怨或者后悔的话。这份情义,我当用我的后半生来报答。
    回到家乡之后,我们与我的父母同住,给了这边的父母很大的心里安慰,我爱人是我父母和亲戚眼中比儿子还要称职的女婿。但是公公婆婆已是65岁的高龄,公公又是脑溢血后遗症,婆婆身体不好,远离了老人,我们很是惦记,爱人每天都会打个电话问候。为了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我们在学校附近购了一套140平米房子,足够五口人居住。寒假回家过年,也做通了老人的思想工作,只等天气转暖就把公婆接来同住。那样,我们将再无牵挂,功德圆满 。
    家庭生活可以是琐碎的,无聊的,甚至是悲惨的,但也可以是舒适的,温暖的,甚至是高尚的,这要看两个人怎么去经营。我庆幸自己找到的是志同道合的那一个,是可以与我一起承担风雨,实现理想的那一个 。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张军幸福家庭[ 03-10 ]
下一篇:周万福幸福家庭[ 0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