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 《锡林浩特六中报》>> 正文内容

风景与错乱

文章来源:校办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1日 点击数: 字体:

    曼谷建设一般,机场类似国内普通省会城市。但不嘈杂,人似悠然。进入市区,即看大皇宫,倾全国之力而成。间有所谓“四面佛”,拜之,一求平安,二求事业,三求婚姻,四求财富。关于平安,诸如健康、长寿;关于事业,则有事业亨通,青云直上;婚姻,自已有之,;至于财富,岂是求之而来?
    本不敬畏什么,对人、对神,皆是,怕因为怀有了敬畏,就失却了自己,但这次改了,对皇宫里面的那个玉佛,祈愿家人的健康、平安。
    桂河在泰国的西部,靠近缅甸,刚从桂河大桥下来,在桥上,想起朴素的曾经,所以船行水中,夕阳渐落,桂河的两岸苍翠满眼,耳边有歌声泛起,虽那不是秦淮河上的,但桨声灯影的波光从心头涌起,也许那一刻,旁边应该有一种依偎,或者只要相邻而坐,比肩朓远也好。不愿再去想象,怕对眼前的一切成为破坏。不想牵挂,更不要缅怀。
    不过,默立船头的那一刻,眼眶泛湿,为心中的记刻。
    坐在曼谷的一家医院,其他人去了湄南河。那天下了很大的雨,街道起了水雾。从报刊架取下一本华文报纸,看到翁山淑枝,她出席曼谷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身着传统服饰,浅蓝上衣,深绿长裙,脚上是“人字拖”,看到是纤弱,显露的却是坚定而优雅。
    之后,就是在宾馆的电视上,她在爱尔兰,集会上的她说:你们每一个人在我心中。感觉她老了,但也年轻,泛着笑意,耳后插着一朵花。
    女性,温和的力量,拉吉夫甘地夫人是这样,泰丽莎修女是这样,宋庆龄是这样,翁山淑枝也似乎是这样:她们持久,她们沉着,她们不喧嚣,不狂躁,不激进。在不知不觉中,在遗忘的时光中,守护着良知与正义,追问着真相和平等,捍卫着民主和自由。
    金三角,曾是毒品的天堂。去看的是一处展览,但过于粗鄙,讲解者自称是国军的第三代,爷爷是从四川加入国军的老兵。最凸显的主题就是“还我国籍”。讲解自如,个别发音略有浑浊,言至恳切处,有一丝停顿,一边又播放着《陇上行》的歌曲,闻之觉悲。择几个对联:
    处处无家处处家,年年难过年年过。
    理不清台湾情,斩不断中国结。
    而最让人满生凄怆的是那首《美斯乐》,前国民党93师的军人及其后裔在那里居住,歌词写到:在遥远的中南半岛/有几个小小的村落/有一群中国人在那里生活/流落的中华儿女/在别人的土地上日子难过/饱受战争的折磨……
    站在马六甲的海边,沧海茫茫,当年的郑和和他的船队什么也没有留下。那三宝庙、三宝井,破烂不堪,正中是道教神龛,而郑和的像居于一隅,说摸其腰带可升官,于是众人纷纷向前。
    很想看到先人在这异国他乡留存的足迹,哪怕是一点、二点,只要真实,以寄托追忆,但近处浪花飞溅,远处烟云苍茫,身后是马六甲狭窄的街道、飞驶而过的摩托,哪还有当年的影踪?
    听说,郑和的航海日记和资料当时都被销毁,而晚年的郑和,独居南京的静海寺,远离中枢,失意叠加,在晚钟的飘荡中,是否会从心底泛起对出海的记忆:锡兰王子是否坐稳了王位?岸边的那口井是否还能涌出清凉的水流?还有马六甲浅滩上搁置的航船、岸上土著第一次见到船队时初始惊骇,继而喜悦的表情……
    马六甲有一些殖民时代的遗迹,如荷兰红屋和圣保罗教堂。在马六甲称雄的先有葡萄牙,100年;继而荷兰,200年;再继之英国,100年。只有从刘家港出发而至的郑和,200艘船只,2、3万水手,浩浩荡荡,远涉沧澜,却如惊鸿一瞥,雨燕略水,来去皆匆匆。
    马六甲的对面就是苏门答腊岛,导游说起了郁达夫。其殒命的地方在哪?
    说是一个风雨的夜晚,他,当地人叫做“赵大胡子”的,被日本宪兵带走,一去便了无音讯。哪一处?哪  一片椰子树中?哪一片海水漫过的滩头?哪一片土地是你流血是你献出生命的所在?
    大海无语,涛声依旧。郁达夫,一个文人,鲁迅的朋友,一定在这无尽的岁月苍茫中吟哦着故都的秋,那秋声、秋叶、秋雨、秋风、秋槐,还有对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的赏玩。
    看过双子塔后,住宿在吉隆坡的一家酒店,看华语新闻:
    南方学院升格为大学,马来西亚的华语教育成体系;
    中国伊利毒奶粉又出,马国未进口,必要时启动五级卫生检疫。
    说到吉隆坡,城市要比曼谷好,而稍逊新加坡。所见店铺许多带有华文,汉字的,上马来文,下汉字。待到了独立广场,眼见一开阔草坪,可坐可躺可漫步,后一旗杆,高耸而立,是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时所立。据说,当时所有吉隆坡的市民皆聚于此,高抬右手,大呼:“独立了”“独立了”,一时热泪涌动,群情飞扬。飞跑过去,在绿草间交错而坐,也想喊一句马来语的“独立了”,按下快门时竟一时语塞,忘了发音,喊成了:“革命了”“革命了”。
    离开马六甲,来到太子城。
    太子城原是一处废弃的锡矿井,因为马哈蒂尔的坚持,终建起一座新城,太子广场、首相府、清真寺、会议中心、州皇宫、住宅,一一依湖而居。
    看来一项决策有时须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因为领袖自有领袖的眼光,可以超越群伦,可以摒弃偏见,而众人的异见歧声,很容易成为私心自用。所以,马哈蒂尔的30年,李光耀的30年,邓小平的30年,值得研究。
    不过,绝对不要压制,甚或企图消尽那些“异见”“歧声”。不同的声音是决策者做好的参谋。看到6月19号的吉隆坡的一则华语报道:一处稀土化工厂上马工程,引起反对党的异议和反对。
    新加坡干净、整洁,晚出去,先后三次拿出在车上拍的义安城的照片询问路人,或老或中年,皆热情告知。
    返程渐近,一种感伤从心底浮起:
    希望一切安静而有序,
    希望宽阔和包容生长在内心,
    希望爱和怜悯成为行走的支柱。
    六月出行,风景成册,在错乱中走回。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因为爱[ 11-01 ]
下一篇:舍亦是得[ 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