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 《锡林浩特六中报》>> 正文内容

锡林浩特•六中•印象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点击数: 字体:

    作为新老师,初到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我忽然嗅到了一点儿别样的味道。
    来锡林浩特前,窃以为宋金沦亡之日,江南柳叶的雨珠就是被这里的铁骑马蹄踢落的。然而一个极有力量的城市在苍苍穹庐之下如此工整地铺开它的衣襟的时候,走出火车站的我站在草原的风里,却不敢相信这个现代城市的绝美容颜,还有灿烂的阳光……
    去年,我在一个难得见到阳光的插间内读着廖一梅的《悲观主义的花朵》,似乎想找到什么;今年春天,我站在淌满雪水的马路上,无视棉靴底儿的裂口带给我的不安,还是似乎想找到什么。那些雪水钻进紧实的鞋垫里,却只让我想起廖一梅这位戏剧家概括本时代的十六个字:知识过剩、信息过剩、聪明理智、脚踏实地;今年夏天,我和很多嗅到草原阳光之味的人来到锡林浩特第六中学,继续寻找那种向往却不可得的境界。多少年后,也许有人会突然恍然大悟,那种境界叫做幸福;多少年后,也许有人会突然恍然大悟,那种幸福早就来过。无论是现代化的教室,还是书香气的校园,都抵不过校园中凝聚的底蕴,那是有关年年岁岁过往学子琅琅书声的,那是有关岁岁年年师者谆谆教导的。这大概就是幸福的味道。
    半个月前,我在六中的教工宿舍里整理行李,想起大学毕业之日,大家互相传了话筒,有梦的人,一声声,誓壮志。回顾当年的印记,就仿佛京戏里的念白,分不清到底是清晰还是模糊。不记昔日他人许下的盛世繁华,只见当年的我在这个以指数成长爆炸的时代,开始新的脚踏实地的生活。
    不管一个人要漂泊多久,都要在一个陌生或熟悉的地方安定下来,垒自己的台阶,建自己的格子,爬自己的梯子,写自己的乐谱。那个地方不是鲁滨逊的荒岛,而是一个不会带来恐慌的反而拥有无限希望的绿洲。当夕阳在草原上最后一片叶子的脉搏上流过的时候,我站在六中的操场上打电话给家人报平安,学生们正在以一种令人振奋的勇气和新颖的方式去创造和重建属于他们自己的园地;老师们正在办公室里探讨学术和讲课内容。只有由人及己地感悟到学生的激情,我才能在内心里对他们产生诚挚的爱。只有多多得到方家指点,我才能一鳞半爪地知道有关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的奥妙。在这个信息与知识爆炸的时代,两年之后拥有的知识与信息可能就会过时,然而六中是一个在教育上穿越宁静与淡泊的学校,让现实承载精神的微尘荡涤。开放式的学习交流一洗传统教育的沉闷,换之以巨大的关怀的空间,假如传统教育有它自己的缺失的话。这大概就是希望的味道。
    创建如此美丽校园的“老兵”们应该还记得当年酸甜滋味。作为“新兵”的我才初尝夏日阳光。这里的师生面对同样的事物,总是有同样的眼神。我与六中相遇,暖意自生。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我的似水流年[ 10-30 ]
下一篇:一句叮咛[ 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