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 《锡林浩特六中报》>> 正文内容

放下的境界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点击数: 字体:
    佛说:“放下。”黑指放下了手中的花。佛说:“放下。”黑指茫然地问:“放下什么?”佛说:“六根、六识、六尘。”
    放下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放下名誉,便有安逸;放下功力,就得宁静。
    陶渊明是我们所熟知的一位诗人,他本在官海中挣扎沉浮。可是一转身一回首一顿足便有了大悟。放下吧,放下功名利禄,回归自然吧。于是就有了千古流传不朽的佳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般洒脱,这般安逸。如果不是选择放下,陶潜也许在官场中,也会吟出“宦情羁思共凄凄”的句子来,而我们也就失去了一位“性本爱丘山”的田园诗人,在中国历史上,也许就会多一位平庸的官员。
    只有放下,才得提升;只有放下,能够顿悟。
    李白曾经享有过“力士脱靴,贵妃研磨”的殊荣。但唐王只想他吟“云想衣裳花想容”这般华丽的美句来,并不打算重用他。这与李青莲的志向相违,他不甘心只做一个御用文人,他要的是在官场上一展宏图。在他明白唐王的想法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放下,“仰天大笑出门去”。他的放下,造就了他的一生。他放下了,我们多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在唐朝的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酒入豪肠,三分啸成剑气,七分酿成月光。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五柳先生和青莲居士的放下造就了一段佳话。而我们未尝不是如此呢?放下浮躁的心,放下不切实际的空想,在喧嚣的尘世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在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中学会放下。
    正如大树放下它一身的荣誉,而这飘落的片片枯叶,不仅没有影响它,反而“化作春泥更护花”。如果它不放下这金色的奖牌,冬天的积雪也许会轻而易举地压垮它。正如燕子放下它温暖的巢飞向南方。如果没有放下,凛冽的寒风钻进它的身体,那么来年春天我们又去哪寻找这黑色的精灵?
    放下是一种境界,是灵魂的升华。学会放下,就是不断地寻求提升;放下是一种美德,是思想的精华,学会放下,就是不停地萃取精华。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我与地坛》读后感[ 10-30 ]
下一篇:青春无悔[ 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