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 《锡林浩特六中报》>> 正文内容

论孝礼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点击数: 字体: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先驱们留下的不仅有物质财富,还留下精神财富。
    俗话说:“百行之道,以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如果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先做会孝敬父母。
    在校园里偶尔也会听到几个同学津津乐道于自己顶撞父母的“高招”,虽然我们还是未成年人,还不需要赡养父母,但是对父母的大不敬,却不能等闲视之。所以,我们要学会孝敬父母。
    做人首先要孝敬生育,养育自己的父母,否则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人降世呀呀学语,到求学,倾注了父母多少心血!从月下母亲的摇篮曲到父亲烈日下奔波的身影,都表达了父母对儿女深沉的爱和热烈的希望。
    让葛优的母亲施文心感到欣慰的不是葛优成了家喻户晓的大腕儿,而是儿子的孝顺。她骄傲的说:“在整个北影厂,大家都说,葛存壮的儿女最成器,最孝顺。”老人的话的确不假。去年,在南京电影节期间,只要葛氏父子共同出现,人们就会看到葛优很小心挽着父亲的胳膊,和昂首挺胸的父亲不同的是,他始终低着头,似乎在时刻准备聆听父亲的教导。葛优常说:“孝顺是子女最应该尽的义务,不孝顺父母的人,连牲畜都不如。”老人虽然没有说具体的事例,但从她开心的笑声中可以看出葛优绝对是孝顺儿子。
    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敬老应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应尊敬所有老人,老人为子女曾经呕心沥血,日夜操劳;老人为社会无私奉献,功劳卓越;老人在年岁已高时对社会,对家庭仍在发挥余热,理应受到社会的尊敬和爱戴。
    在美国,老人无论是乘汽车或者是乘火车,都享受半价优惠。就连设在火车站的自动售票机,也专门有一个“老人键”,老人照样可以享受半价优惠。在居民区的老人活动中心,每天都有为老人准备的饭桌,只有象征性地付一个或两个美元就可以进餐,中心还经常为老人组织收费低廉的短途旅游活动。
    我们常常听说古今有不少贤达的父母,才教出许多孝子,但似乎从未听说过恶父恶母身边也出过孝子。对于那些做了父母的人们,如果他们自己对上辈并不那么孝敬,却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孝敬自己,那么恐怕是一种妄想。要想子女孝,就得父母贤。这无论从血缘关系,还是从生存环境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看都是如此。婴儿坠地,本无善无恶,接触最多的莫过于父母言行,父母平时对上辈不够关心,甚至背地里责骂“老不死的",更有甚至对父母大打出手,撵出家去。他们的子女能“出淤泥而不染”么?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儿子找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以近人伦,避邪恶。对子女,无疑父母本身就是最好的环境——身体力行加上循循教导。
    从前有一个老人,耳聋,眼花,手脚发抖,坐在桌子上吃饭,总会把汤洒在桌上,有时汤会从嘴里流出来。老人的儿子和儿媳很讨厌,就用一个瓦钵装食物,把老人敢到角落里吃。有一天,老人发抖的手没端好瓦钵,掉下来打碎了。媳妇骂了一通,给他换了一个木婉。老人有一个6岁的孙子,对父母厌恶祖父不满。有一天,他把一个玩具小木婉,慎重地收进橱子里,父母很奇怪,问他干什么,他回答说:“留着,等你们老了,好用他给你们吃饭!'
    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要做到孝,换要做到礼。
    我国是世界上闻名的文明古国,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明礼诚信,一直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基于此,中国以礼仪之邦,信用之邦而著称于世。
    讲文明懂礼貌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标准,讲文明礼貌也就是要求我们懂得礼仪。礼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为了维系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而约定俗成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风貌和社会进步的反应。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由于有一家女房东坚决拒绝中国留学生的不满,于是他们指责这位美国房东有种族歧视倾向,并写文章发表于本地的报纸上,引起反响。然而房东仍执意不收住中国留学生。其实女房东拒绝租房给中国留学生的真实原因是这些留学生不懂礼貌,不讲卫生,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不善于为他人着想,这些留学生忘掉了讲文明懂礼貌的民族传统,同学们不难体会,每天早晨当你背着书包走进教室,听到同学的一声问“早”,看见同桌的一个微笑,仅仅这一声问候,一个微笑,或许能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同时,潜移默化中,你会更加热爱关心这个班集体,如果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形成的凝聚力量必将我们促使我们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共同进步。
    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要的有爱。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要把爱心献给社会,献给他人。只要我爱人人,才会人人爱我,只要相互关爱,才会形成和谐美满的人际关系。
    对弱者我们要伸出温暖的手,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尽力帮助,使之渡过难关;对幼者我们要献出无私的爱,当他们陷入迷茫时,要设法引导,使之步入轨;对老者我们要常回家看看,尽一份孝心,让他们安度晚年。
    淮阴侯韩信在未得志时,家境十分贫困,官吏当不上,又不会做买卖谋生,因此连吃饭也很成问题。他常常到河边钓鱼,以求解决生活的困难。但是钓鱼毕竟不是可靠的办法,不免三天两头饿肚子。在他经常钓鱼的地方,常有很多大娘在那里洗衣服。其中有一个大娘看到韩信饿肚子,很同情他的遭遇,便主动接济他,给他饭吃。韩信非常感动,心想:这位大娘辛辛苦苦,依靠双手不停的劳动,勉强能糊口,但见到我困难,却毫不犹豫地帮助我,这种精神实在令人钦佩。于是他对大娘说:“大娘的大恩大德我永生难忘,将来在我出头之日,一定重重地报答。”大娘听了很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说那么多废话干什么?我是看你饿肚子实在可怜,哪里是想要你报答我。”
    在别人困难时,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渡过难关。俗话说:世上最美的心是爱心,爱心无价。在我们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不仅别人会感到幸福,我们也会感到快乐。
    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只有“孝”“礼”“爱”,还有很多品质。当今社会,虽然是一个道德社会,可又有几个人真正做到“道德”。
    我们身为人子,却不履行赡养父母的责任;
    我们是有知识的,却不具有文明礼貌;
    我们身上流着相同的血液,却不相互关爱。
    中华民族,龙的传人。从古至今,我们都要讲“孝”“礼”“爱”。虽然现在已经是改革开放,但我们不能把我们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丢弃,让我们谨记:孝礼爱,古人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恋艳那场美[ 10-30 ]
下一篇:那一片蓝天[ 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