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 《锡林浩特六中报》>> 正文内容

人生碎片——《我与地坛》读后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点击数: 字体:

    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史铁生
    一
    生与死的问题,困顿了人类三千年。从人类试着用神灵魑魅来解读生命的那一刻,从人类自繁芜丛杂的传统中发现真理的那一刻,从一颗双腿截瘫而善良睿智的心脏彻悟的那一刻,人类关于生死的讨论,就从未停息。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交给我们这件事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终于,这一天降临了,就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一个静谧的所有人都在酣睡的时间里,史铁生抑或紧张而痛苦,抑或平静而淡定地(我更希望是后者)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着的,深爱着他的,他的地坛。
    我不知道他是否愿意与死神作最后的搏斗,当然也不愿去想。那令人振奋的跨年夜,我躺在床上,望着窗外因阴天而发红的四角的夜空,想着人生,想着生死。
    其实死固然容易,活着却是艰难的,活着的勇气更是宝贵的,敢于赴死是一种勇气,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能做到的也不一定是好人,但每一个好人,都有活着的勇气。我瞧不起轻生的人,因为他们都是懦夫,没有面对不幸的勇气。就像年轻的铁生。但是当他看透生死,就没有什么能打败他了,他就成了真正的勇士。
    我也曾始终以为,活着就要寻求个性的解放与精神的自由,而今却有些犹豫了。那是绝望却抱有希望的母亲,倚门望子的空洞眼神;那是相知相伴的恋人,绝望而心痛的泪滴与哀号;那是愿为你摔琴的知音紧张着的神经……不不,活着,还有责任。有时,要为别人活着,譬如母亲。
    二
    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总是要加倍的。想象得到一位绝望的青年决绝而固执地摆脱母亲目光的情景,想象得到一个倔强而羞怯的小子进门以后一言不发的沉寂,也想象得到一位饱经沧桑的母亲苦苦寻子的急切,想象得到一个受尽风霜的母亲绝望而空洞的眼神,和一颗怀有希望的心,即使是没有希望的希望。因为这一切,似乎曾经都发生在我身上。
    想到我的母亲,不曾因为我摔盘子打碗而体罚我,也不曾因为我只考了602而训斥我,却因为我因贪玩没有遵守约定的回家时间而对我大打出手。母亲的等候与担心,却被我误读成对自由的限制,对游戏的禁止。当我摔门而去时,也摔碎了母亲的心。
    难道母爱的付出生来就是一场悲剧?
    母爱呵,换来你年少时执拗的小脾气,换来你青春时无端的叛逆,换来你年轻时长期的遗忘,换来你中年时一本冰冷的存折,换来你暮年时无尽的悔悟……
    在铁生的追悔中我们反省着,所以请铭记,一旦一座公园处处留下你的车辙,那么有过你车辙的地方,就有你母亲的脚印。不要等到一份静穆大爱溘然长逝,才让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在你心中渗透深彻。
    这样想着,我便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我的母亲健康、慈爱;因为我有幸歆享这份一生一次的爱。在这篇文章让每个人反省自己于母亲的态度时,也让我深深悟出那份亘古永恒的爱,悟出我的幸运,铁生的不幸,更是铁生母亲的不幸。
    三
    我一直固执的以为,欲望是操纵人类活动的唯一动力。这就是说,人类活在欲望的世界里并一直为欲望活着。设若一个人做了好事,那么操纵它的是良心得以慰藉的欲望,是长远的欲望;如若一个人做了坏事,那么操纵它的则是利益得到满足的欲望,是眼前的欲望。宇宙有着不息的欲望,将歌舞炼为永恒。人类的欲望也是无休止的,因而欲望成全了世界的多彩。
    欲望是一个无底洞,用物质难以填满。无尽的生存欲让一位处在绝望与崩溃边缘的青年用感人的笔触撼动文坛,无尽的财欲也让我们的副盟长终身困于囹圄之中,一无所有,只把自己衍生为氓众茶余饭后闲谈的素材和咒骂的对象……这样的例子太多,自不必多说。
    只有足够正确的教育及引导,才能让人的良欲胜过物欲。因此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四
    岁月可以剥蚀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可以淡褪门壁上耀眼的朱红,可以坍记段段高墙,亦可散落玉砌雕栏。但岁月却终不能融化一份执着的坚守,一颗不羁的心。又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我还是想说说。
    十五年的光阴见证了一对恩爱的中年夫妇青丝变白发,见证了一个不羁的青年愈臻坚定的信念与愈臻成熟的心志,见证了未来音乐家因每日苦练而“交了好运气”(至少我这么认为)……漫长的光阴,见证了世间百态,见证了人情冷暖,见证了春华秋实,见证了太多太多。
    光阴,抑或说岁月,是无比强大的。它可以使失恋的人遗忘曾经的海誓山盟,使挫败的人遗忘痛苦,也可以使成功之人忘本,使相知之人忘记彼此的缘分……它也许是解药,也许是毒药。但似乎有一种东西,它怎么也无法改变。
    苍老了容颜,却不曾苍老“攀”着丈夫臂弯的手臂;拖垮了身体,却从未拖垮两行车辙上的一份坚持;花白了秀发,却没能改变一份来自骨髓的优雅与气质……是的,它从没有改变它,它是爱,是坚守。
    伴着人类文明而产生的爱,有着比文明本身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它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文明的发展只能顺应时间,而“爱”却有着改变时间的力量,也有着改变命运的力量。
    五
    “孩子,这不是别的,这只你的罪孽与福祉”。
    对于命运,这是最睿智,最易被接受的解读。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学会接受自己的命运,是聪明人应有的素质。也许你双腿截瘫,也许你智力障碍,也许你的世界没有色彩,也许你的生命注定孤独……都没有关系,请把一切的罪恶与不幸都归结于命运。“唉,命中注定我怎样怎样。”这样一想,就舒坦多了,就不会再去抱怨“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不是他”之类的废话了。
    但接受命运不等于消极颓废,接受命运只是坦然面对不幸,然后战胜它。我腿残了,是命不好,注定的,可是我还活着,我还有健全的大脑,还可以培养出深刻的思维,我能写啊。于是铁生一步步走向文坛之巅。听不见了,这是命运折磨我,但我可以选择不让它折磨,让一直木棍帮助我听到,我还能奏出华美乐章!于是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喉咙。
    大树下,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的滚动,仿佛喑哑地响着无数小铃铛。曾在大树下玩耍的小姑娘注定是不幸的,一如她呆滞无光的目光,带给家人些许痛苦。但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不会去思考自己的不幸,因为她至少是美丽的。对于她本身而言,这就足够了。
    “随时可能完蛋的感觉比完蛋本身可怕多了”。丘吉尔也曾说:“就战争本身而言,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它就会在你的家乡打响。”所以我们不要去想什么时候会完蛋,什么时候会打仗,那是可怕的事情。要知道,夕阳永远也都是朝阳。当太阳熄灭着走下山去收进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因为,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三思而后行[ 10-30 ]
下一篇:谈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