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专版
教育服务
怎样填写入党志愿书[12-07]
入党申请书的基本写法[12-07]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一览表[12-07]
中国共产党25年5修党章[12-07]
校园资讯
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举行2024年初一新生“阳光分班”电脑…[08-27]
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开展新生应…[08-27]
同样的情感 共同的期待——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召开2024级…[08-27]
龙腾云海开新局 凤鸣高岗展辉煌——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20…[08-27]
家校合作 共创未来——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高一级部召开家…[08-27]
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在2024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六届中学生运…[08-27]
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高一年级举行军训开营仪式[08-27]
创业维艰,守成不易,百尺竿头,再创辉煌
锡林浩特六中是从1991年初开始筹建的。
当时一中的办学条件差,市里面临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同时锡林浩特市的几所学校初升高的升学率也很低,面对社会要求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升学率的呼声,新建一所含有初高中的学校就成为了当时的迫切需要。
六中是在1991年9月30日举行的开工奠基仪式,主要靠政府投入,也有社会各界人士的捐款,经过两年的施工建设,在1993年6月校舍竣工落成,最初就是两座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7月从全市各学校抽调人员组建教师队伍,8月正式建校并开始招生,9月13日举行了开学典礼。
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担任学校的党总支书记,一直到2003年退休。
建校初,招收初中四个班、高中四个班,初高中在校生刚接近400人,教职工38人。
当时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办学规模小,经费紧张。记得93年冬天,大概是11月份,学校从北京买回来第一台电脑,大家很是兴奋了一阵子。
但是六中从领导到教职工,不等不靠,从建校劳动开始,平整操场,清理建筑垃圾,捡拾校园里的石头瓦砾;学校没有多少图书,就发动师生捐书,建起了图书馆;1994年春天开始种树,绿化。
当时办学还面临一个困难,就是生源差,留不下好学生、好苗子,96年第一届初三毕业生,成绩好的,一个都没留下,都跑到别的学校了。97年,六中的中考成绩挺不错,在全市很突出,结果和96年差不多,除了一个好像是姓杨的女学生选择留下来在六中读高中,其他成绩好一些的都走了。说起来也怪,到了2000年,这位留在六中的同学考上了大学,而到了其他学校的孩子考得不怎么好,这在当时引起了一定反响。其实也不奇怪,这主要是六中从一开始就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狠抓教学质量的结果。
在这里,我想提一件事。1999年12月,霍校长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第18期中学校长研修班,这次学习后,校长对六中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当时政府投入是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各级政府领导和校长们最头痛的问题,如果一味等靠,依赖政府,无所作为,不思进取,势必坐失良机,若干年后,等到经济上去了,再来加强学校建设,恐怕我们的学校还是老样子,甚至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在2000年,霍校长做出了一项大胆的决策:“贷款建校!”学校果断从银行贷款900万元,投入学校二期扩建工程,仅用4个月的时间,近1万平方米的高中教学楼和学生公寓便赫然矗立在六中校园,紧接着,又投入300多万元更新了教学设备。
六中贷款扩建、多渠道筹资改善办学条件这一举动,在全盟各校引起了很大反响。咱们地区参加校长研修班的校领导们前前后后也有,但我觉得霍校长通过学习,对学校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考,新的举措,很了不起。我小时候听人讲过一个关于新闻记者的故事,讲的是一帮新闻记者去采访同一件事,回来以后,有的记者写都写不完,报道的东西多,而有的记者却一篇稿子都写不出来。说的就是人和人的观察是不一样的,感悟、能力是不同的。
1997年去旅游,同行的一位领导同志说:现在六中初中办得好,其他中学高中办得好。我对他说:领导不用着急,几年后,甚至用不了几年,六中不光初中办得好,高中也会办得好。
果不其然,在校长的带领下,六中闯出了一条新路,不几年就成为了享誉草原的名校。
现在我退休了,如果说说我在六中工作期间最大的感受,那就是感觉到咱们做领导的、当老师的,责任大,要始终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今年是六中建校的20周年,我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话,“创业维艰,守成不易”,六中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的确不容易。我祝愿学校明天更美好,所以再加上一句话,就是——百尺竿头,再创辉煌。